时间:2022-10-11 22:56:15 | 浏览:2742
最近许多朋友向我反馈他们在抠图时,选择逐个定点手动抠图的方式,总会出现抠图效果存在毛边和抠图不到位的情况,所以想寻求有没有什么简单且效果不错的抠图方法!
经过我询问公司的美工同事,得到以下这三个抠图方法,今天就分享出来,让大家以后不再被“抠图麻烦”所困扰。
下面就给大家分享几款“一键抠图”的抠图工具吧!(内有教程哦~)
作为win系统中内置的一款绘图工具,不知还有多少小伙伴记得呢?随时各种软件层面的技术发展与迭代,画画来到了3D版本时代,除了新增众多3D图片编辑工具外,还内置了智能抠图模块,一键让你轻松分离图片主体与背景。
抠图方法:
将图片导入“画画3D”工具中,接着点击【神奇选择】即可自动识别画面中的主体,并将主体扣取出来,随后点击【已完成】即可。
抠图效果对比:
这是一款功能丰富且操作简单的“图片编辑”软件,在功能种类上,不仅支持百余种图片格式的转换、还具有图片抠图、去除水印、修复与上色老照片等多种有趣的图片编辑功能。无论是办公还是日常学习生活,它都能胜任“大多数”的图片编辑任务!
抠图方法:
打开软件并选择【抠图换背景】功能。(下面以“人像抠图”的【批量添加】为例)
导入图片后,软件会自动将人物与背景分离,我们仅需对背景进行“替换与调节”即可,最后点击【全部保存】将抠图换背景的照片储存下来!
抠图效果对比:
PS作为一款专业的图片处理工具,因其专业性出众而受到许多摄影师、海报设计者的青睐,我们也可以借助魔术棒工具,勾选中图片中的主体人物/物品,并将主体与背景进行分割处理。
抠图方法:
用ps打开图片,并选择左侧工具栏中的【魔棒工具】,对人物进行框选。
框选人物后,人物的边缘便会出现虚线,这时我们点击【Ctrl+J】即可将人物主体抠出并形成一个单独的图层,最后按照指示保存图片即可!
抠图效果对比:
好啦,简单汇总一下以上内容,如果你只是偶尔需要用到抠图,那第1、3种方法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你经常需要对多张图片进行抠图操作,那我会比较推荐第2种批量自动抠图方法。
很多时候,抠图对于不会PS的人来说,成了一个令人头秃的问题!PS抠图的门槛又高,其他一些抠图软件,可能又要收费,这个时候,一些免费的在线抠图网站的出现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呢,今天的这篇文章,就给大家介绍3个超好用、而且免费的抠图网站
大家平时在使用电脑时一定会经常需要用到抠图这个功能,用到的最多的可能也是PS,但这款软件对小白来说可能不太友好。今天给大家分享5个除了PS以外的好用的抠图工具,帮助我们快速抠图。01. PPT作为office办公软件,PPT的功能你可能根本
做设计的过程当中,特别是需要合成场景的设计中,经常要用到比较多的一个方面,就是素材,而素材却是需要抠(勾)图,才能更好的完成一幅作品。接下来,教大家抠(扣)图的一个简单实用而又快捷的方法:先看一张图:原图(一个盆栽)抠图效果大家看到这张图片
最近有读者私信我:要做一份职场类团队介绍的PPT,同事给发了形象照片,但是背景都不一样,类似这样的:做出来的页面不统一,自然也好看不到哪里去?问我该怎么解决?最简单的一招——抠图,去背景后,就能轻松做出这样的人物介绍页了:那不会用PS,该如
PS新手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东西都能听懂和看懂,但是最后到自己去做的时候却不知如何去下手。PS如何去抠图就是我们就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给你一张图片,如何从中抠出自己想要的图像呢?笔者就为大家总结下,让你在拿到图像的时候能够选择正确的方法
鱼羊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想要把照片里的狗狗抠出来,还要像这样让毛发自然完整,需要几步?蒙版通道调色阶?通通不需要,只需一键,AI就能帮你轻松实现。这就是Adobe为Photoshop 2020准备的最新功能:
什么是抠图?抠图是图像处理中最常做的操作之一,是把图片或影像的某一部分从原始图片或影像中分离出来成为单独的图层。主要功能是为了后期的合成做准备。常用的抠图软件有:PhotoShop。抠图是图像处理中最常做的操作之一,是把图片或影像的某一部分
PS中可以抠图的工具有很多,针对不同的图采用不同的抠图方法。今天分享这七种抠图方法,对于学习PS的新手来说,非常好用又高效。PS抠图视频教程+PS2020安装包放在结尾了!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下面开始分享:第一种:套索工具对于有复杂背景,但
首先打开美图秀秀APP,打开美化图片,以下图为列。轻松去掉画面中的人物,只要想要的背景。打开美图秀秀,打开美化图片,打开要美化的图片。下滑最下边标识,向右滑动,找到抠图。点击进入扣图点击右上角x,把它关掉,就进入下面的界面现在我们点击圈中的
前期,我们陆续编辑发表了【2018年最新红木排名及价格简介】等多篇红木科普文章,但因为较为分散,有些新关注的木友可能还没有看到。为了让木友们尽可能在一篇文章中完整梳理出红木的概念和印象。在此将《红木》新国标中29种红木的学名、俗称、材质、价